上週六總統選舉政策辯論會,所討論的議題包含外交、兩岸、歐債風暴、國內貧富懸殊及農業政策, 卻未提及環境議題,僅民進黨蔡主席質疑馬政府節能減碳績效,並有媒體提問政府參與國際環境組織的進度。

國民黨自二零零八年再度執政後,大力推動節能減碳,但節能減碳意涵較為狹小,係指減少能源使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未涉及所增加與減少的成本,及其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價值影響。在能源安全與氣候政策中,「節能減碳」是一種消極性的戰術作為。

而二零零八年全球面臨金融風暴後,各主要國家編列大量經費以振興經濟,同時並提撥相當比例發展低碳經濟。因為在金融風暴威脅下,全球還面臨能源價格飆漲,讓各國警覺到不論就能源安全及未來國際競爭力下,節能減碳無法達到目的,反而低碳經濟才是良方。

英國政府於二零零三年發表「能源政策白皮書」中,首次指出低碳經濟是透過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品質的途徑和機會,也是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相較於節能減碳,低碳經濟意涵廣泛,是擬訂能源與氣候政策時之積極性戰略思維。

歷年來民進黨與國民黨對溫室氣體減量,戰略目標不明確,都習於訂定目標與期程,沒有考慮到減量的成本,對於電價不敢合理調整。台電已負債新台幣數千億之鉅,政府又不敢採取有效的經濟工具,例如徵收碳稅或能源稅。政府要發展再生能源,包含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錢從哪裡來? 難道要台電公司繼續補貼擴大虧損嗎?

因此我們建議,未來的政府在思考溫室氣體減量的時候,應以推動低碳經濟為主軸,結合低碳技術與國內傳統產業,考量台灣產業的特殊環境,打造具有台灣特色的低碳社會,不僅製造新的低碳商業市場,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這樣台灣未來才具有更大的國際競爭力,民眾也才會有真正的感受。

馬政府在推動節能減碳上仍有些做為,包括環保署推動低碳社區,營造地方特色,有機會成為國際的典範;外交部也在網站上特別宣示台灣要加入國際環境組織的立場與原因,凸顯台灣減碳的決心;而經濟部則一改過去對推動再生能源的目標的保守態度,均值得鼓勵。也創新積極實踐國際減碳承諾並加入國際公約組織,但應考慮到台灣在國際上的政治定位以及國內產業減碳成本。

氣候變化公約涉及到各國的科技水準、社會經濟問題、國際貿易的競爭力及政治體制等。因此各國在氣候公約的談判的戰場上皆竭力爭取本國最大的戰略利益,目前在南非德班舉行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巴西、南非及印度結合成標準四國,將與美國及歐盟力爭減碳的責任與歸屬,顯示氣候變化公約的政治意涵往往高過環境利益。    

筆者認為,台灣不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與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讓我們有更多的空間來決定台灣在國際上最有利的定位優勢以及打造具有台灣特色的低碳社會。不是聯合國會員國,讓我們有機會打造特殊的外交文化與概念,國際處境艱困才能淬鍊出最優秀的環境外交與談判人才。只要台灣全力推動低碳經濟,成功的塑造台灣的低碳社會,成為全球典範,不僅可以避免國際的抵制,同時也可以提升我們在全球的競爭力,這才符合國家安全的最高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