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了一份「危險的呼吸2: 大氣PM2.5對中國城市公眾健康效應研究」共同研究報告, 報告以中國主要城市在2013年每小時的PM2.5觀測資料,評估長期暴露於PM2.5對公眾健康所產生的影響。報告中以「過早死亡」來說明PM2.5對公眾健康的影響,「過早死亡」是指因PM2.5誘發致命疾病,使得居民尚未活到平均壽命就提早死亡。

報告分析各城市PM2.5年平均濃度變化對四種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帶來的影響。結果發現,2013年中國31個省級城市和直轄市因PM2.5造成的死亡率達0.9?,即每十萬人中就有約 90人因PM2.5而導致過早死亡,高於吸菸及交通事故死亡率。(根據中國官方資料統計,2012年中國平均因吸煙導致的死亡率為0.7?,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則為0.09?,見圖1)。

圖1:2013年中國31個主要城市PM2.5死亡率,和2012年吸菸死亡率和交通事故死亡率比較。(資料來源:http://news.ifeng.com/a/20150204/43096493_0.shtml)

 

不幸進入前五差的城市分別是石家莊、濟南、長沙、成都和南京。研究發現,在2013年空氣品質水準下,因PM2.5導致的死亡率超過1?的主要城市有12 個,但目前中國對於空氣污染的關注焦點都在北京,但實際上,全國許多城市公眾因為空氣污染面臨的健康威脅並不亞於北京。居住在中國南方的湖南省、四川省、 江蘇省等地區的市民也需要提高霧霾防護意識、關注呼吸安全,最好不要抱著「至少比北京強」的僥倖心理。

既然PM2.5污染會導致「折壽」,改善空氣品質是否能達到「延壽」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報告中指出,中國31個主要城市中已經有21個城市制定了明確的2017年PM2.5改善目標,如果它們都能夠如期到達各自定下的目標,預計「過早死亡」率平均可下降0.11?(圖2)。以深受霾害的石家莊市為例,若2017年治霾目標達成,「過早死亡」率有望從1.34?下降到1.13?,等於每十萬市民中可避免21例因PM2.5所致超額死亡。

圖2:由左至右分別為2013年中國31個主要城市PM2.5死亡率,和預期至2017年21個主要城市空氣品質治理目標達成PM2.5死亡率的改善,以及預期至2017年31個主要城市空氣品質治理目標達成PM2.5死亡率的改善。(資料來源:http://news.ifeng.com/a/20150204/43096493_0.shtml)

 

至於我國環保署2013年空氣品質監測年報中,2013年PM2.5手動監測年平均濃度 (該報告中的表2-2-10)顯示,年濃度最高的是雲林的斗六測站,第二名是屏東的屏東站,離島的金門竟然也排到第5名。台灣的PM2.5濃度與東北季風強弱有關,東北季風強,除了會造成本地揚沙現象外,也會帶來中國沿岸污染物,如昨(2/5)寒流報到,東北季風增強,西半部PM2.5濃度即明顯飆高,因此除了台灣本地污染排放控制外,中國的空氣污染控制成效也與台灣空氣品質息息相關。

圖3:台灣2013年前10大的PM2.5濃度測站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102年空氣品質監測年報)

 

參考資料

1)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http://taqm.epa.gov.tw/taqm/tw/YearlyDataDownload.aspx 

 

新聞出處

2)中國鳳凰網

http://news.ifeng.com/a/20150204/43096493_0.shtml

 

天氣風險/總監 賈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