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氣候會議 加國骨牌? 台灣稍安勿躁】

這次在南非德班召開的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會議,適逢歐債風暴最危急的時刻,媒體與環保團體並未寄予厚望,但在歐盟與海島國家、低度開發國家合作下,加上非洲各主要國家領袖的密切關切,地主國南非與巴西立場鬆動,中國、印度二大排放大戶同意討論下回合的減碳責任分攤,總算向前邁進一步。

許多評論認為,表面上是開發中國家低頭,歐盟又再取得氣候變遷的領導地位,扳回在哥本哈根會議時的挫敗;但從會議結束後,中國及相關集團國家對於會議的結論表示肯定,顯示在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基礎四國」的頑強抗拒下,開發中國家亦獲得在二○二○年之後才可能承擔減量承諾責任。

屆時由於各種減碳技術發展成熟與引用經濟市場工具,如碳排放交易與徵碳稅等,均可能降低其減量成本;再加上歐盟等國同意在二○二○年前籌募一千億美元的基金,提供開發中國家因應,所以開發中國家也算贏家。

這次會議真正的特色,在於細化去年墨西哥坎昆會議所做決議的運作機制,如綠色氣候基金等,並增強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間的互信;相對於哥本哈根與坎昆會議,算是有了初步具體進展,但對於小島國家與低度開發國家,依然緩不濟急。

最遺憾的是,會議剛結束,加拿大環境部長立刻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主因是認為若履行京都議定書的期程目標,加國每家戶每年將分攤一千六百元美元,對其經濟發展與就業率都將產生衝擊。部分媒體引述其為規避鉅額罰金才退出,事實上並無任何具體罰金條款。恐怕是翻譯筆誤,應該予修正。

分析家認為,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主因,係加國盛產油砂,未來數十年,將是其最重要的外銷出產品,其二氧化碳排放勢必大幅增加。同時,加國地處緯度較高,全球暖化會延長加拿大農作物的生產季節,有利其農業發展。未來是否有其他國家跟進,造成骨牌效應,尚待觀察。

加拿大的退出,也顯示各國的氣候政策,以優先考慮國家整體戰略安全為原則,台灣對於氣候公約的演變,宜稍安勿躁,應該審慎研析其發展趨勢,確認我國最有利的立場,不必過度強調,我們做不到的減量目標。

政府應儘速擬定我國減量行動方案,及實施行動所需之經費來源,並針對該方案建立申報及查核制度,這才是最有利的做法。

【2011-12-16/聯合報/A23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