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峽科技專家論壇於6月17日在廈門國際會議酒店舉行,氣象交流首次被列為重要主題之一, 天氣風險公司和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則分別代表產業界及學術界和對岸進行氣象交流,並洽談未來可能合作事宜,為兩岸氣象合作往前跨進一大步。

自2009 年以來,海峽論壇至今年已進行到第四屆,這次論壇主題則是「創新、合作與兩岸永續發展」,交流的項目則囊括理、工、農、醫等四大領域。由於氣象往往被視為悠關國防安全的重要情報,在過去兩岸交流活動中咸少被提及,多為兩岸氣象學會所舉辦之學術交流活動。不過這次兩岸論壇首次將氣象列為重要主題,顯然是兩岸交流的一大步,台灣方面分別由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及天氣風險公司代表與福建氣象局進行合作協商,內容則主要包含兩岸防災減災科技及兩岸氣象服務等。

由於兩岸在氣象災害上互為上下游關係,因此防災科技、交流和合作是這次討論的首要重點。以颱風為例,通常都會先經過台灣才到中國東南沿海,因此若能夠透過氣象資訊之交流,讓對岸預先了解這次颱風的風雨特性,就可以提早因應、減少損失。而(梅雨)鋒面、東北季風和沙塵暴等天氣系統則都是自北方南下,處於下游的台灣亦可透過對岸的資訊傳遞或資料的互通有無,提前因應以提高預報準確度。

另外,台灣氣象產業之發展現況亦為對岸氣象領域關心的重點之一。受限於法規的限制,中國並沒有所謂氣象產業,不過由各級氣象單位所進行的氣象服務規模,已可見其發展潛力。台灣則於2004年已開發氣象預報民營化,這8年來的努力之下,氣象服務項目已越來越趨多元化,並逐漸可和歐美等國並駕齊驅,唯市場規模仍小。因此如何透過兩岸合作,以氣象服務提高民眾生活品質、促進氣象產業發展,也是這次論壇兩岸共同關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