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少颱風會引起喇叭口效應,許多東邊來襲的颱風常在秀姑巒溪登陸? 目前颱風中心預測在花蓮登陸機會高,過去也常聽到颱風從秀姑巒溪登陸,也就是喇叭口效應。這是因為秀姑巒溪相較於附近的地形來說是一個大缺口,當颱風碰到有地形時會受到阻擋效應影響,因此就會找一個缺口前進。最有機會的就是秀姑巒溪。

 

 

2. 颱風形成時,所謂的「雙眼牆」是什麼?

颱風中心附近較無風無雨,內眼牆就是風雨最強的地方,颱風通常發展到一定規模,才會出現雙眼牆,也才會有這種同心圓的完整眼牆,颱風若是強度不夠,根本發展不出來。因此目前的蘇迪勒颱風,要留意的是它的結構目前正在重組當中,未來經過台灣東部海域時,因為海溫高,強度有機會再增強,雙眼牆再次發展的機會還是有,但機率不高。

 


3. 300公里那麼大的暴風半徑,造成的影響?

颱風的大小,與所帶來的降雨量或是引起的災情,並沒有必然關係。譬如先前的納莉颱風是中度颱風,大小也不大,另外像是莫拉克颱風、潭美颱風也都是如此。

造成災害的嚴重程度,主要颱風壟罩或是外圍環流影響的時間是否夠長,另外就是是否有跟大環境相互產生效應。

 


4. 蘇迪勒這次的降雨熱區?

以蘇迪勒颱風來看,宜蘭花蓮山區及中南部山區都是降雨熱區,除了跟本身颱風結構充滿很多水氣外,再來就是颱風環流的風跟台灣的地形產生明顯交互作用,在宜蘭花蓮會出現較大的降雨區,另外在颱風出海時,在中南部也會產生較大的降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