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巴黎協定訂定後,各國在2016年11月4日同意氣候變遷超過巴黎協定的門檻,巴黎協定正式

生效,但目前依舊有許多具體方式有待實行。

提出減碳目標國家的嚴謹度就是關鍵之一。巴黎協定規定各國須每五年檢核一次目標,這當中,檢核標準、公開方式都是未來COP會議需談論之重點。而各國減量目標年份大多訂在2030年,距今僅剩不到15年,碳排放量減少的預期結果何時會實現?透過何種方式?恐怕也是未來的會議重點之一。

面對氣候變遷,巴黎協定訂定全球升溫不超過2度C為目標,但目前已上升超過1度,人類如何適應氣候變遷,因此「調適」、「增加韌性度」這樣的方式如何實行,也是未來會議重點之一。接著,就是「資金」問題:碳如何碳定價?如何補償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害?這些都將是未來的會議重點。

針對氣候變遷問題,世界氣象組織(WMO)正式公布一份檢視2011~2015的全球體檢報告。報告重點包含:全球均溫上升,也就是2015年與工業革命前相比已上升超過1度,2016年更是確定會超越此紀錄。距離巴黎協定希望控制在上升不超過2度C的目標,還有一段極大的差距。

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減少也是氣候變遷的顯著結果:1900~2010年海平面每年穩定上升1.7毫米,過去5年則是遽升為每年上升超過3毫米。北極海冰範圍以過去5年平均與1981~2010年間相比,減少了28%,平均每年9月只剩470萬平方公里。此外,極端天氣事件更是全球有感:乾旱、熱浪、極端降雨、旱澇......,過去5年發生頻率與平均相比,暴增10倍之多。

按照上述的統計數據,若未來無法控制在升溫超過2度C內,更多的氣候問題將更為頻繁且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