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2015年是氣候變化的機會年

氣候變遷已經是很明確並已呈現出它的危險,使得各國必須不斷修正政策以跟上氣候變化的腳步 。英國氣象局的政府服務總監Phil Evans指出,氣候變遷特別對於較貧窮的國家在災害風險的降低可能會有戲劇性的後果。

 

 

圖1 孟加拉是全球氣候脆弱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來源:newsnaturebd

 

這個巨大的挑戰使得2015年成為非常關鍵的一年,今年有三個環環相扣的事件發生:目前正舉行的全球減災會議,9月在紐約全球領袖永續發展高峰會,以及今年底於巴黎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會議。在這三個會議中,各國共將共同致力於面對氣候變化和衝擊,例如日益頻繁和嚴重的超級風暴或乾旱。

他表示,在災害風險防治和氣候變遷的背景下,2015年絕對是討論這些議題的最佳時機。孟加拉,世界上氣候脆弱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在其災害風險防治的政策上獲得國際一致的讚賞。在過去颱風和洪水在南亞地區帶來數以千計的生命損失,但是早期預警系統的建立和良好的疏散計畫使得傷亡降到幾百人。

孟加拉氣候風險管理的思唯和動力一直持續上升,隨著高度的政治共識、公共投資的增長、風險資訊的建立、政策的建立、災害風險機構成立和立法,以及推廣「整體政府」和「整體社會」的風險管理概念。降低災害風險和氣候變遷調適已經從邊緣化的發展進展為主要的發展重點,而這也是孟加拉政治發展上的首要目標。同樣常遭受颱風侵襲的菲律賓也和孟加拉一樣,菲律賓氣候變遷專員Lucille Sering表示,氣候變遷調適和災害風險防治的投資是持續發展的關鍵,這樣的需要已使得各國政府都朝此方向努力。
 

圖2 烏干達首相Alex Bakunda Byarugaba 來源:聯合國官網

 

減災鬥士已準備好迎接新挑戰

 

全球UNISDR的減災鬥士於今日會議中擬定要如何迎接未來執行《後2015減災綱領》的新挑戰,鬥士們的身分包含各國的市長、國會議員與私部門領導人,他們重申將督促「化口號為行動」的承諾與企圖心。

烏干達首相Alex Bakunda Byarugaba引用了一句非洲諺語:「如果你想走得快,就獨自上路;如果你想走得遠,就結伴同行。」藉以呼籲鬥士們應協調一致,以匯集力量來支持災害回復力與永續發展。他也告誡:「我們需要的是會做事的鬥士,我們要看得見什麼正在執行,我們要做的是可以產生具體成果的工作,要可以被看見、也要能夠被地方感受到的事情。我們不需要只是出來現身、講完話就離開的人。」

他進一步以烏干達目前正立法中的減災政策為例,強調立法者的重要性,認為倘若要在任何國家中做重要的事,最好有國會成員的參與,因為他們正站在可以持續推動減災項目的最前線上。

仙台市市長Emiko Okuyama女士也表示,她以仙台市能成為UNISDR「使城市更韌性運動(Making Cities Resilient Campaign)」的一個榜樣為傲。她以2011年大地震為例,仙台的公民社會透過正規的教育訓練及其他倡議行動,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皆不忘應有的災害意識,這促使仙台市從震災中恢復過來。

兵庫縣縣長Toshizo Ido先生同時也是最早成為UNISDR鬥士之一的人士,他重申神戶市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之後,發展成為現今國際減災專業領域的中心,並持續分享自身經驗給其他國家參考。這些經驗包括:完整且完善規劃重建計畫之重要性、有效的多層級夥伴關係(例如連結地方-中央政府-公民社會的夥伴關係),以及將回復力設為重建的核心目標。當年阪神大地震發生時,約有3萬人受困,而在所有獲救者當中有80%是被鄰居所救,而不是外來的專家團隊,這表示地方居民擁有防災規劃的能力其實非常重要。

亞美尼亞斯捷潘納萬市(Stepanavan)市長Mikayel Gharakeshishyan先生認為,「使城市更具韌性」的運動,應多用於推動地方災害回復力工作的著力點。他以自己的自治市為例,這項運動啟發了斯捷潘納萬市開展了「韌性行動計畫(Resilience Action Plan)」,且已成為該市韌性發展的基礎。

UNISDR私部門顧問團主席,同時也是國際行業株式會社(Kokusai Kogyo Co. Ltd)主席兼執行長的Sandra Wu女士對於UNISDR私部門鬥士的討論感到印象深刻。她特別指出,減災計畫的完整度之重要性與對更多年輕鬥士投入的需要。

她從私部門的角度出發,認為企業若成為減災夥伴關係的一環可有諸多貢獻,因其具備了提供服務、產品、專業技術、知識與設備等的能力。她說:「我們必須要讓政府,包括地方政府,都瞭解我們私部門是一項資源,而且我們想跟他們合作,我們想請地方政府能從一開始就將私部門納為夥伴,而不是之後才這麼做,否則我們能做的將受限,我們真的很想扮演好這個角色。」

目前全球共有54位UNISDR的減災鬥士,待《後2015減災綱領》頒布且執行時,預計減災鬥士的人數將大幅增加。

圖3 第三屆聯合國國際減災會議在日本仙台舉行 來源:UNISDR

 

全球廣播人員大力放送仙台減災會議

 

作為訊息公開的重要橋樑,遍布於非洲、阿拉伯、亞太及歐洲四個廣播聯盟誓言要推動更多的媒體參與減災會議。四區的廣播聯盟在減災會議中承諾,他們希望能利用他們的能力觸及到十億人。

他們表示,藉由廣播優勢能觸及到更廣泛的民眾,媒體對於促進減災政策、傳播預警訊息、推動區域和國家的減災議程具有重要的角色。減災部門的各機構及專家有時會抱怨,大部分的媒體將重點放在死亡與破壞上,而非像颱風演變成災難的案例報導來預防危害。另一方面,許多記者則覺得要給風險意識有待於提高的觀眾的訊息,需搭配上通俗易懂且有意義的言語。

歐洲廣播聯盟機構主管Giacome Mazzone 說,我們要提高人民的風險意識,風險意識則扮演政策和行動的橋樑。以聯合國國際減災(UNISDR)和國家災害管理部門為例,共同合作是一個解決方案,定期為媒體提供一個培訓活動藉以交換彼此想法。廣播機構說,現在正是以漸進方式努力的時候。為了作為一個擁有巨大潛力及強大功能的訊息傳播者,媒體不應只是被當作一個單純的信使,而是國家和地方各級在一個區域制定和實施減災政策的合作夥伴,如此將有利於相關人員的工作。

減災特別代表Margareta Wahlstrom秘書長強力的呼籲,媒體強大的宣傳和投入,這樣的需求將不斷的增加。他說,不僅從這次會議中一個強而有力的訊息正在釋出,也就是更多的公眾意識和教育!

亞太廣播聯盟秘書長Javad Mottaghi,說,合作是一種雙贏。當留意到編輯自主權,廣播公司說,許多媒體機構認知到自己有責任在災難的前、中、後期服務到廣泛的民眾,其中包括高風險性的群體,如婦女、兒童、青年、殘疾人和老人。此外,他們表示他們認知到必須在無災害期間積極主動,擴大服務面並教育觀眾在面對氣候變化和減災的問題。他們說:除了試著建立機構、專家和媒體之間的共同語言,災難的素養同樣重要。當涉及到減災的問題,媒體的知識和專長存有巨大的差距。因此,「信使」必須在關於複雜的氣候變化衝擊和減緩議題以及降低災害風險的議題上受到良好的訓練及教育。

 

天氣風險公司/氣候風險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