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雨不怪 勘災不如天氣保險】

國曆十一月分別有立冬及小雪兩個節氣,通常這兩節氣間在中國北方開始下雪。對台灣而言,開始逐漸感受到東北季風捎來的沁涼感,中南部開始進入枯水期。但今年卻十分反常,連續兩周全台的雨勢,新竹、台中、嘉義、阿里山、澎湖、台南、高雄及台東等測站,均創下降雨紀錄。

氣象局以「天降怪雨」來形容這場雨勢,其實從十月份在南亞異常的季風槽發展,造成大氣環流大亂,低壓帶持續盤據,泰、柬、寮、越等發生大雨及洪害。自十一月初,季風槽位置降低轉換到印尼、南海及菲律賓附近。由於海溫偏高,導致這地區發生連續性的低壓擾動,許多對流雲系發展,並北上影響台灣,在十一月出現罕見類似夏季的雨勢,加上秋天東北季風南下,這種複合式的加乘效果,應是造成破紀錄雨勢的主因。當我們在十月看到中南半島發生水災時,就應該提高警覺,何怪之有呢?

台灣今年在十月以前可算風調雨順,天氣好生產過剩,消費者樂見水果青菜都很便宜,農民卻叫苦連天;而十一月連續大雨成災,農民血本無歸,農損賠償也無法滿足絕大多數農民需求。

到底台灣在哪種天氣下,可以讓農民安飽豐收而無憂呢?而不要每次遇到災害,都以天然災害救助方式來處理,同時多數災害規定無法涵蓋各種極端天氣,因此每逢災害,政治人物只好競相喊價或攻擊對手,而不願建立災害救濟制度。

面對全球暖化的影響,災害的強度、類型及發生的時間和以前都不相同,國內過去災害補助方式及觀念都要改進,政府應加強民眾建立氣候災變的憂患意識及氣候災害的風險管理。建議政府對於農民弱勢團體,推動農業天氣保險,農民可能的天災損失,透過民間保險公司的協助承保,政府做某種程度的擔保,讓農民、保險公司都有利可圖,政府也可減少政治干預。

盼望政府不要再故步自封,農業天氣保險,是面臨氣候變遷下,減少農民災害損失重要而且迫切的調適手段。

【2011-11-21/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