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暖化 北極震盪 全球連凍】
民國52年1月 台北低溫跌破零度 當時的天氣和近幾周相似 也是全球連動低溫…
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台北市)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副教授(台北市)
四十七年前的今天(民國五十二年一月八日),台灣創下有氣象觀測以來最低溫紀錄,台北市低溫跌破零度,就連中南部也出現清晨地面結冰現象,該月分並創下有史以來一月分最低溫,台北只有三天高於十度,就連台南也只有一天高於十度,該年低溫造成中南部農漁業損失超過十餘億。
當時的低溫和近幾周類似,都是全球連動性低溫,包含北美、歐洲及亞洲都創下低溫雨雪天氣,主要原因為北半球冷空氣的源頭—北極,發生北極震盪的天氣現象所造成,這指的是北極交替出現的氣壓周期變化現象。當低壓強時,將引發環流增強而鎖住冷空氣不致大幅影響北半球,此時北半球冬天溫度也會比平常來得高,稱為「正相位」(暖相位)。當低壓弱時,其周圍之環流也減弱,冷空氣隨著流洩至北半球,此時北半球冬天溫度也會比平常來得低,稱為「負相位」(冷相位)。
北極震盪大約每十年發生一次,但可預報度甚低,只有一至兩周的預報期,但影響之大可造成北半球大範圍低溫現象。展望未來幾周,有機會在一月下旬前緩慢的回到正常狀況。
這次現象是否為全球暖化所引發的氣候變遷?以科學角度來看,屬於短期變化之天氣事件,是否和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有關還需要時間研究探討,目前仍未看出有直接關聯性,大家不必過於緊張。這純粹是屬於天氣變化過程,並非今年僅有,過去也曾出現過。
這次很幸運,台灣附近由於水氣多、偏溼冷,加上冷空氣移入前先受到溫暖洋面緩和,有效減緩冷空氣影響,因而沒像對岸那麼冷,事實上對岸受到北方冷氣團影響,地面的零度等溫線已經南下擴及到浙江及福建一帶,若少了這些因素,台灣有可能出現極低溫現象。
除了冬季的冷之外,目前要面對的問題是中南部旱象,這可能得期盼今年的聖嬰現象來解決。
由於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溫持續偏暖,根據許多國際氣象單位所公布的資料顯示,預計聖嬰會一直持續至五月。過去在類似的情況下,常會發生春雨偏多,例如民國七十二年也是在聖嬰現象影響下,二月起便開始陰雨綿綿,並提早出現打雷,超量的降水造成南部水庫提早洩洪,該年梅雨季並創下持續時間長及雨量多的紀錄。
若今年聖嬰現象持續發展下去,則很可能對二、三月分的降雨帶來一絲希望,正如同希望中秋節出現好天氣才能夠賞月,今年若出現多雨的農曆新年,這也是所謂的風調雨順。
【2010-01-08/聯合報/A23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