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盛大的馬拉松-富邦台北馬拉松在上周日順利結束了,雖然當天下著大雨,但是參與的跑者們熱情不減 ,參加人數仍高達4萬人以上。這兩年不論是馬拉松或是一般的路跑活動在台灣開始蔚為風潮,根據統計,一年在全台各地舉辦的路跑賽事可能高達200場以上,幾乎每個周末都會有好幾場路跑在不同的地方同時進行,隨著參與賽事的人數越來越多,不論是跑者們或是舉辦活動的主辦單位們對於活動當天的天氣狀況重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
如果問實際參與路跑的跑者們最喜歡的天氣是什麼?幾乎大部分的人的答案都是「陰天、不要有陽光、溫度涼爽、有風」等等的情況。的確,最適合跑步的天氣並不是大晴天,而是有雲的陰天,而且溫度必須要低一點,最好能一直維持在15~20度之間。
對於參加距離較長的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的跑者們來講,雖然起跑的時間通常是在很早的清晨,那時的溫度可能還在20度以下,但是完跑的時候通常已經接近或超過中午時分,隨著時間的過去,如果天氣是大晴天的話,陽光照射會造成環境、路面以及人體體溫的升高,氣溫甚至可能上升達到30度以上,這種溫度的升高對於跑者的身體狀況來說是一大考驗,如果防護的準備不足、過於逞強的跑步或是沒有適時的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及鹽分,輕者可能因為大量流失水分鹽分造成電解質失調而抽筋或肌肉疼痛,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中暑或脫水等等症狀發生,最糟的情況是對生命造成威脅。
強烈陽光的長時間曝曬還可能造成皮膚曬傷的情況,因為跑者們大部分是以輕便的運動服下場,為了透氣性著想,往往是比較「清涼」的款式,曝露在外的皮膚多而且曝露的時間長,陽光紫外線對皮膚造成傷害的可能性就會大增,很多人經常在跑完後會發覺皮膚紅紅的,而也有火辣辣刺痛的感覺,這就是已經曬傷的情況,嚴重的話還可能大量脫皮甚至留下疤痕。
陽光以及溫度的考驗對於身處於亞熱帶的台灣來講是難以避免的情況,根據跑友們的經驗分享顯示,最好能找到透氣性、排汗性均佳的長袖上衣來使用,並且戴上帽子以及運動型的墨鏡等等配件,目前許多知名的運動廠牌都已經紛紛推出這種具有機能性的運動衣物產品,可以適時的調節體溫並且避免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熱愛跑步的跑友們不妨多加參考。
在路跑的過程中主辦單位都會設有許多補給站提供運動飲料等等補給品,跑者們務必要適時的取用,千萬不要為了趕時間或是想要破PB(個人最佳時間)而省下補給的步驟,讓身體超過負荷而陷入危險中。最重要的是參加路跑活動時千萬不能無視身體狀況過於逞強,萬一身體不適就不應該勉強自己再跑下去,畢竟參與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健康以及快樂,如果因為太逞強造成遺憾的話絕對是不好的。
相對而言,下雨的天氣對於跑者來講影響就相對小一點,不過跑完後應該是全身都濕透了,這時候就應該馬上換下濕衣服並且擦乾身體以避免感冒著涼,鞋襪濕掉後最好也能馬上更換,不然腳底容易因為磨擦而造成水泡發生。
天氣狀況的好壞除了對於參與的跑者影響很大,對於主辦活動的單位來講更是重要,例如主辦單位必須要視天氣的狀況來調整補給的內容或是數量,天氣炎熱時應該要提供更多的補給,同時要準備更充足的醫療措施來應變。過去曾經發生因為路跑過程中溫度太高,跑者得不到足夠的補給而中暑,加上醫療措施應變不足,最後造成不幸遺憾的案例。
路跑活動的進行通常是風雨無阻,除非是遇上颱風正面襲擊或是可能造成活動路線危險的情況才會臨時更改路線或是取消活動。例如今年的太魯閣馬拉松因為活動前一天的地震以及後來的大雨,為了避免危險,臨時取消全程馬拉松的路線而將全部的選手都改成跑半程馬拉松路線;原本要在今年7月中舉辦的陽明山馬拉松也因為蘇力颱風剛過,陽明山區道路傾倒的樹木太多而臨時取消;相對的,今年10月初在南投信義鄉舉辦的葡萄馬拉松,雖然當天正好遇上菲特颱風來襲攪局,但是因為颱風對於南投的天氣影響並不大,在當地無風無雨的狀況下仍然照常舉行。因此活動當天的天氣狀況好壞研判對於主辦單位來說相當重要,即使是正常的降雨天氣下照常舉辦,活動現場也應該有更好的雨備措施來應對,例如提供更多的避雨、更衣場所,確保跑者的衣保袋不會淋濕或是供給熱飲等等。
路跑活動的熱潮已經在台灣掀起,未來預期可能會有更加熱烈的趨勢,天氣對於整個參與活動的人事物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甚至具有關鍵的決定性,大家不妨能多多注意與了解活動當天的天氣狀況,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相信一定能夠更加愉快開心的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