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氣象觀測史上最熱一年 氣候變遷 台灣該做什麼?】

二〇一四即將進入尾聲,在氣候變遷上,這是重要的一年。因為極可能是氣象觀測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就算十二月在北半球幾波冷空氣發威,稍微抵銷前十一個月的熱,但至少也是最熱的幾年之一。

主要是因為,全球海洋表面溫度升高,過去幾年幫我們默默抑制溫室效應的快速成長,似乎已經承受不住,未來海溫恐怕還會一直高於正常值。

九月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秘書長潘基文邀集各國領袖共同促成,氣候協議能在二〇一五年底前完成、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十一月簽定的共同氣候協議,全球兩大排碳國達成了行動目標;中國大陸雖未定下具體減排目標,但預期將溫室氣體排放,將在二〇三〇年達到最高值,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就氣體排放最高峰訂立具體日期。全球兩大排放國,在「減緩、達到高峰,再到逆轉下降」見到曙光,尤其同意確保在巴黎的國際氣候談判能最終達成協議。

兩周前,筆者在秘魯觀察本次氣候會議(COP 20)的談判歷程。本次秘魯協議,要求每個國家承諾減少化石能源消耗,這廿年來的國際積極想取得共識,終於有了突破。因為不論富國窮國,第一次同意減少,而非停留在歷史責任上的爭吵。

此外,也通過數十項決議,許多共識在國際氣候談判進程中,多屬首例。例如要求各國將氣候變遷議題,納入教育課程,同時在國家發展計畫中,提高對氣候風險的認知,更將啟動募集到的一百億美元綠色氣候基金。

不過,本次會議出爐的新協議,仍無法反映地球面臨氣候變遷危機的迫切性,也沒有積極回應「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中,由科學證據提出的警告。

秘魯利馬會議的成果,到明年的法國巴黎會議時能否如預期,仍不明確,二〇一五年幾項氣候談判會議勢必顯得重要。

我國雖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但也半實質的參與並以行動呼應全球氣候談判。不過,與氣候變遷議題相關的全球性運動越來越多,各種金融、法律、調適、企業、性別、宗教及青年的組織參與也趨多元。近幾年來更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國家均派出八〇到九〇年代年輕人,正式參與氣候會議談判,拋棄了原有意識形態包袱,在資訊收集、網路資訊運用上也更靈活有效率,也有讓下一世代問題,提早讓下一世代來解決的氣氛。

看到日本、南韓及中國大陸均積極派出龐大且多元的年輕代表團,民間也積極參與,除了掌握資訊外,更是積極想找到氣候商機與應對之道。

相對之下,我國政府顯得「精緻」,也期待我國更積極培養新一代氣候人才。國際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需要我們的支持與奧援,而台灣屬於氣候難民高風險區,也須納入全球互助體系裡,我們必須準備好,才能讓台灣力量融入全球氣候行動。

【2014-12-20/聯合報/A16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