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資深的氣象預報員,看到今年的天氣,會有些感慨及不安。
從一到四月台灣受反聖嬰現象偏冷,但五月東亞地區溫度回升幅度加快,梅雨季來颱風,雖然不多,但艾利颱風的出現,代表南方較暖的勢力開始旺盛,易將冷暖空氣交界的滯留鋒面向北延伸,也表示台灣的梅雨季恐將提早結束。再者,颱風環流也可能會干擾冷暖對峙的現象,破壞滯留鋒面,影響梅雨雨量。若加上印度洋西南季風發展速度較慢,所含水氣也不夠多,在前述因素影響下,今年五月中下旬到六月中的梅雨雨量恐怕非常有限,甚至在梅雨季後,習慣依靠颱風帶來較多降雨,而可能「逆轉勝」的樂觀看法,增添許多風險。
防汛及抗旱,雖然都是氣象災害,但兩者的特性有很大差別。極端豪雨雖會帶來淹水災害,但相對之下影響範圍較小、時間較短及可預測度較高。豪雨帶來的災害衝擊雖大,過去幾年政府及民眾已經累積許多因應經驗。
但乾旱是長時間不降雨造成的現象,持續時間長,影響的範圍較大,同時不確定性的因素很高。台灣自政府遷台後,大量興修水利,旱害的情況已明顯減少,但旱害往往會讓缺水的民眾帶來焦慮不安,心理壓力較大。澳洲過去連續五年的旱災,許多農民自殺;前幾年連續華北大乾旱,嚴重糧食歉收。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全球旱害的威脅越來越大。台灣約十多年來一次大乾旱,若協調作為不明確,對社會造成的恐慌、抱怨及影響常遠超豪雨。尤其在中部地區,許多靠抽地下水的縣市,是否會進一步造成地層下陷更厲害,危及到高鐵安全,更值得關注。
中國大陸常常面臨乾旱危機,因此在可能發生乾旱的區域,事前均有一套的調節因應措施,透過各種方式來積極穩定人心,尤其是受災農民,氣象單位在各地都有人工影響辦公室,用各種方式進行人造雨,未來十二五期間則持續擴大進行。
我國在民國七十、八十年代,當預警發生乾旱時,政府會進行前置性人造雨作業,透過空軍以飛機及水利單位地面共同配合人造雨,希望能紓解旱象,當時技術能力與世界各國相差有限。反觀在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下,我國近一二十年對於抗旱處理及因應,仍停留在地面作業,人造雨研發技術沒有太大進步。目前全球有三十多個國家在乾旱期間會進行人造雨作業,透過火箭、飛機及地面燃燒方式,向天借雨增加開源。
建議政府對今年可能的乾旱,要有積極應對政策。一、氣象單位對於今年乾旱的預報要有明確的表態,切忌模稜兩可,貽誤戎機。二、中央防災中心應啟動抗旱整合機制,統一調度。三、最近水利學者不斷指出,台灣水庫淤積情況嚴重,旱澇相互發生機率將越來越高,建議政府將水庫的清淤改善,列為施政最重要的項目,這才是氣候變遷的調適。
【2011-05-11/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