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千年寒冬? 今冬真的不好過】

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台北市)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副教授(台北市)

從今年十月開始,國際媒體相繼出現北半球將出現「千年一遇」寒冬的訊息。從氣象經濟的角度而言,夏天熱、冬天寒通常消費力會增加,例如寒冬會助長厚重衣物銷售量、紡織及糧食類的需求,在這炒作下也推波助瀾影響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漲。而十一月中開始,雖然冬天還沒有到,歐洲及美國到亞洲相繼提早有冷氣團報到,持續到十二月中,也出現低溫暴雪的災害性天氣,更讓許多人以為「千年寒冬」得到印證。

檢驗「千年寒冬」的真實性,明顯是誤傳,但經過部分媒體未加查證後的放大,或是經過某些人刻意炒作,已成為一個新商機。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千年寒冬原理,是因為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暖流停止,歐洲冬天會陷入小冰河時期,但從最近暖流的監測數據來看,完全沒有看到即將停止的趨勢。

目前很確定的,是今年冬天剛好碰到一個較強的「反聖嬰」現象,反聖嬰和墨西哥灣暖流是不同尺度的變化,反聖嬰是季到年的氣候變化,起伏常有一定規律,墨西哥灣暖流則是十年以上更長周期性的變化,目前只有很微弱的變緩趨勢,兩者之間尚無任何關連性。

最近發生的幾波北半球強冷氣團,主要是來自極地的冷空氣,有點類似今年一月的強烈北極震盪所造成,這和全球暖化下的氣候變遷還沒有明顯的科學關聯性。

很多人懷疑,為什麼過去沒那麼冷,現在會比較冷,是全球暖化造成北極震盪?其實不然,是因北極震盪的概念是近幾十年的科學新發現,近年才逐漸普及應用,其為一個極地的循環,和全球暖化無關聯性。這種短周期的極地冷空氣震盪就像是一波波的冷氣團,就像是每天的天氣預報,冬天本要特別留意北方冷空氣周期性的變化。

近百年來,台灣在冬天時平地也多次出現接近零度低溫,甚至在清朝時期,南部曾有過下雪紀錄。只是近十年大家已經習慣比較暖的冬天,對於有時比較正常的冷冬,反而會感覺比較冷。

今年亞洲要特別留意反聖嬰,目前中等偏強的反聖嬰現象,可能持續到明年春天,類似一九九八或二○○八年的冬天,那時冬天的確比較冷,甚至中國南方還發生雪災凍雨事件,也對台灣的動植物造成衝擊,對岸氣象單位已多次對可能發生南方雪災事件進行預警。

冬天本就有時冷時暖的波動變化,在反聖嬰發生時,有較高機率是冷暖的波動幅度增大,也就是較容易出現極端溫度遽降事件發生;加上台灣是海島,溼度本來就較高,溼冷的下雨天,加上風勢,有時九度的低溫感覺起來像是零度。這對許多年長者,特別是心血管、呼吸器官等慢性病患者都是很大的考驗,今年冬天的確較往年更難讓人難受。

此外,反聖嬰發生時,亞洲沙塵暴發生機率也較高,也比較容易侵襲台灣,特別是有時有乾冷氣團影響時,很容易有較頻繁嚴重的沙塵空氣汙染事件。所以不管溼冷和乾冷,對台灣而言都是來者不善的冬天,提醒大家要謹慎的提防,要隨時注意專業的氣象報告,視環境改變應對的策略。而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或冷死人仍頻傳,也呼籲社會及安全部門應積極思考如何宣導,並主動照顧弱勢族群面對冷冬的作為。

【2010-12-17/聯合報/A31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