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梅雨不復見 氣候極端 今年抗旱又防洪】
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副教授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全球因北極震盪引發大風雪低溫天氣;三四月因聖嬰現象造成全球平均溫度創下新高紀錄;而在中國南方,卻因乾旱造成西南五省遇上百年大旱,幾千萬人一度面臨飲水困難。從五月五日開始,來自印度洋較暖溼氣流,遇上來自貝加爾湖南下的冷空氣,引發中國南方多省遭受四次暴雨侵襲,洪澇擴及十多個省,災民超過兩千萬,損失比旱災還難以估計。除降水異常外,氣溫也失序,五月中青海南部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新疆還降下罕見大雪,這一連串的異常氣候現象,顯示今年亞洲的氣候面臨劇烈的震盪。
從亞洲的整體氣候情勢來看,台灣今年的梅雨鋒面也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過去影響台灣的梅雨鋒面,約從五月中至六月中開始,由六月中下旬開始逐漸北上形成中國長江流域及日韓的梅雨。今年的梅雨鋒面卻是從中國南方開始生成,逐漸南下或是東移,明顯和過去的氣候特性有很大的差異。
台灣上周末的這波雨勢僅是初試小刀,全台灣幾個較多雨勢的區域在中部山區及高屏山區,平均都有一百毫米到兩百毫米,阿里山及高雄桃源鄉,都超過三百毫米,多數平地則在一百毫米以下,已經有許多零星災害出現,凸顯台灣的山林的脆弱度相當高。
過去的梅雨給人的印象是長時間的綿綿細雨帶有豪雨,但今年中國南方出現的多次劇烈型的降雨,造成數省千萬人或數億人民幣的損失,這與台灣的梅雨是同一個系統上下游的關係。在六月底梅雨季結束前,恐怕只要鋒面接近就有劇烈降雨,對於國內防災單位、地方政府及全國民眾更需謹慎小心。尤其目前聖嬰現象慢慢趨緩,有相當高的機率將在年底轉為反聖嬰,可能發生秋冬颱風的機率及次數將明顯增高,對於許多重大工程及災區復原上恐怕更要留意。
氣象是一刃兩面,風調雨順時是資源,也常會帶來災害。南部相當期盼的降雨終於如願,但要安全解決旱象還需要幾場大雨,今年顯然是極端的抗旱又要防汛,不得不面對的難題。防災是個大工程,除了從上到下防災作業的領導協調強化外,全民共同防災的自助觀念也很重要。我們看到五月一日中部大停水卅小時,分區供水期間調配水源作業不夠細膩,引發強烈民怨,還要胡市長嚴重關切下才加速完成。未來旱與澇仍有很大機會發生,因缺水導至分區供水或因豪雨造成水質混濁而停水勢必難免,有必要加強演練及宣導,減少民怨產生。
【2010-05-25/聯合報/A19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