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今年中秋連假,很少見連逢兩個颱風侵襲台灣,莫蘭蒂颱風威力最強的眼牆暴風圈襲擊屏東

、高雄及台南,創下當地罕見的強風紀錄。相對之下,馬勒卡颱風則有驚無險地沿著東部外海北上,主要的十級風半徑並未掠過北台灣,風雨並未如預期強。

在這段期間,颱風資訊就像寶可夢一樣,充斥在各式媒體,國人印象中的各國路徑預測大比較,就好像猜樂透一樣,各有喜好。就連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中央層級分析也都會提及,「根據各國預測顯示,都朝向這個路徑」,這是過去很少有的現象,顯示國人都已接受不同的預測結果。

這是國際各國推動開放資料後,可以更為充分運用比較的結果。也因於此,各國預測的結果在同一基準點公布,這也改變氣象預報的生態,各國氣象單位也面臨競爭,就連過去氣象預報較為落後的菲律賓,在英國氣象局支持下,預報的水準也大幅提升。當資訊開放與社群散播效率提升後,原先專業人士的型態會面臨挑戰,尤其庶民的觀察有時不見得會輸給專業氣象人員,彼此的定位與區分都必須有所調整。

颱風影響台灣是全面性的,許多縣市層級區域的防災預警,地方縣市必須擁有在地化的情資掌控與細緻分析,但各地方對於天氣災害資訊的原始資料開放程度,以及地方對於在地氣象分析能量皆仍不足,多數仍依據以全台灣為區域角度的資料及分析工具,當然會失準。這也難為縣市防災人員的判斷能力,縣市首長的壓力更大,例如颱風假放不放,這幾年始終有爭議,動輒得咎。

此外,我國《氣象法》的僵化與執行的偏頗也值得檢討,例如任何人都可使用國際的氣象資料大放厥詞;如果本國學研或產業投入資源以本土化的預測公布,即違反《氣象法》,或用證照資格限制參與者,這也是我國遲遲未能發展成有規模的氣象防災產業來協助各地方與有需求的相關單位的主因。美國的氣象產業民間產值與就業人口是歐盟的10倍以上,就是資料的開放與法令鬆綁的成果。

行政院林全院長在上任第一次行政院院會即提到開放資料,尤其是政府導入民間氣象資訊服務。在這幾次颱風侵襲當中,民間網路社群發起的眾包防災平台,導入民間力量的參與。政府與民間的合作可在資料收集、散播資訊、與不同階層或地區的人互相溝通,流通遠比官方資訊及傳統媒體快速,除讓首長及民眾更快掌握災害資訊,更可了解災害期間各種需求,甚至可透過網路社群協調合作物資的供應及分配。

有了這些經驗,台灣應該有能力重新形塑更好的防災預警機制。開放資料是一種文化形塑,政府若能與民間攜手合作,防災應變效率才能更上層樓。

 

CHINATIMES20160919375x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