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名男子打高爾夫球遭雷擊,7月初又有一名婦人騎機車遭雷擊,台灣每年閃電高達4到5萬次
,無論是高爾夫球場、機場、科技廠房、高空作業、農牧業者,或個人活動登山、釣魚,都會因為閃電雷擊造成生命財產重大損失。
台灣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與澳洲Weatherzone近來合資,讓台灣加入全球最大的「整合型閃電預警網」Earth Networks Total Lightning Network (ENTLN),未來將可提供具有閃電及雷雨警報的客製化氣象服務,透過落雷監測系統可在30分鐘提前預警落雷,降低企業營運風險、提升戶外工作安全性。
● 11個點涵蓋全台 24小時監測雷擊
業者李知航說明,無論是戶外工作安全、設備損害或營業損失,雷擊在全世界都造成企業營運風險。國內過去大多可見使用「手持式閃電監測儀器」,雖可80%有效偵測距離6到8公里,但受限於短距離又不穩定,也難以得知閃電究竟在哪裡。
這次與澳洲合作的閃電監測網將在台灣佈設11個點。現在已台北、桃園、台中、台南、屏東、宜蘭、花蓮、澎湖設點,之後會再到外島設3個點,李知航說,每座監測儀器有效偵測距離超過300公里,11座監測儀器將全天候觀測,完整涵蓋台灣及周邊離島海域。
● 偵測距離誤差低於200公尺
國內現有的閃電監測有兩種,一種由美國TOA公司製造、中央氣象局建置,在全台布設9座監測站,偏重偵測「對地閃電」,每5分鐘更新一次資料;另一套由芬蘭商Vaisala公司製造、台電公司建置,全台灣布設8座監測站,主要偵測「雲中閃電」,但屬於非即時公開資料。
李知航解釋,閃電中以「對地閃電」占20%到40%、「雲中閃電」占60%到80%,全方位「閃電監測網」將可即時監控落雷,客製化地點與警戒標準,讓偵測距離誤差低於200公尺,當密集閃電達到一定標準時,系統會自動發布「雷暴預警」,顯示未來30分鐘內可能出現雷擊、強降雨、強風或冰雹等劇烈天氣,並透過簡訊、E-mail接收雷暴預警。
● 樂園、廠房、航空…全球超過1000企業使用
李知航說,這套全方位閃電監測系統,就連海洋大氣總署(NOAA)、美國太空總署(NASA)美國空軍等超過1000個民間企業都已使用,航空公司及機場、交通及鐵公路、科技公司廠房也可透過提前預警減少機具設施及確保人力安全,也能保障建築、工程及戶外工作者安全,或於樂園、農場、球場等處提醒遊客,政府機關也能提前預警,爭取應變時間。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亞洲文化常存在「被雷擊就代表做壞事」的習俗,因此常有人被雷擊或帶來損失卻隱忍未提,導致雷擊風險明顯被忽略。
氣象局長辛在勤說,國內以台電偵測對地閃電10多年最久;氣象局前年開始設置感應器、去年開始啟動閃電系統,雙邊也會共享資訊。民間氣象公司現與國外合作,多一些觀測也很好,氣象局樂觀其成。
Earth Networks小檔案
Earth Networks具有全球應用最廣泛且技術最先進的閃電預警網,在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部署約1500座監測站,該系統能即時辨識閃電發生的時間、位置、覆蓋範圍、強度及趨勢,而監測雲間閃電的能力將對風暴生成做更有效的預測,並能提出惡劣天氣預警報告,因此比其他閃電監測系統更為先進與精準。
來源:udn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