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就在臺灣第一個離岸風場-海洋風場完工之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歡慶66週年校慶,

15日在海大行政大樓第一演講廳舉辦「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研討會」,邀請經濟部工業局、交通部航港局、臺灣電力公司、臺灣國際造船公司、中國鋼鐵公司、民間各知名風電產業集團公司及學術界專家學者近200人與會,共同研討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相關議題,並進行深度交流。


 海洋大學表示,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尤其臺灣海峽更是世界上最佳風場之一,近年來政府積極開發替代能源之際,已將離岸風電列為國家既定發展政策,海事工程是離岸風電產業重要項目之一,也是國內廠商重視的項目,產、官、學界都如火如荼積極投入,透過產業聯盟、引進國外相關技術積極投入海事工程業務,以期建立本土風電產業鏈。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致詞時強調,推動能源轉型發展離岸風電為是國家既定重要政策,2025年前能達5.7GW發電容量。目前臺灣風電產業才剛起步,政府希望在發展過程中扶植本土風電產業,讓本土產業扮演好的角色,投入具有前瞻性的技術研發跟產業,目標是將來亞太地區風場開發,臺灣廠商也能扮演產業鏈的角色,這也是政府制定產業關聯方案的初衷。


 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表示,離岸風力發電是近期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國內產官學界都期盼藉此機會建立國內海事工程相關之自主技術及施工能量,海洋大學也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支持下由許泰文副校長成立「海洋工程科技中心」,聚焦於「離岸風電與海洋能源」與「河海災防」之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希望配合政府持續推動離岸風電產業本土化發展,落實能源轉型目標,達到環境永續的願景。


臺灣第一座離岸風電風場就在10月9日正式完工,預計在年底前正式商轉,總發電容量達128MW,每年可供應12.8萬戶家庭使用。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強調,這個臺灣本土離岸風場的成功建置,給我們對於開發離岸風電有很大的信心跟契機,未來海洋大學在海下技術、海下工程及零組件開發等專業技術開發及人才培育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海洋大學工學院院長莊水旺強調,海洋大學是國家培育海事專業人才的搖籃,在海事工程領域的研究更是不遺餘力,這次研討會,廳舉辦「2019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研討會」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工學院主辦,並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友總會、輪機/機械系友會、臺灣風能協會、臺灣離岸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海運研究中心、中華民國船舶機械工程學會、輪機工程學系、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協辦。特別邀請到國內產、官、學界專家,分別就國內外離岸風電現況、發展契機與挑戰以及海事工程的施工與管理,提供經驗分享並共同探討未來推動臺灣離岸風電之發展及帶來產業新契機。


 本次研討會由國內各風電、電力海氣象與海事工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包括能源政策與國內外離岸風力發電發展現況等八個主題,由弘光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系副教授溫志中主講「風機水下基礎防蝕系統監測應用」、臺灣離岸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秘書長張嘉峰介紹「能源政策與國內外離岸風力發電發展現況」、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林明弘談「水下基礎製造本土化之契機與挑戰」、臺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營運長林敏清主講「臺灣風電產業政策說明及海事工程施工概論」、臺灣電力公司處長張劉國分享「海域風電工程管理實務」、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彭啟明博士講「海氣象預報及作業安全」、歐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鍾弘錦談「浮台式離岸風電開發及未來展望」及安能亞太有限公司品質經理楊迅主講「離岸風電開發商對水下基礎供應鏈的品質要求」,最後由教育部全球鏈結海洋工程科技中心主任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主持綜合座談並進行總結,期盼透過產官學界的研討與互動,激盪出我國於離岸風機基礎及海事工程技術本土化之策略及方向期望,對臺灣未來離岸風電發展提供專業探討和貢獻。

 

翻攝至:http://blog.ntou.edu.tw/oceannews/2019/10/post_1060.html?fbclid=IwAR26PLbd8LkAb5kEMrmdNfh0D8oodHMXWRD2TvcaTUtyY_bKEnDybDcV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