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每年春季「沙塵暴」接近台灣時,都會引起國人相當程度的重視,主要是字義上「沙塵暴」 幾乎是和「颱風」相同分量,吸引媒體相當多目光。
由於沙塵暴為一種相當劣化的空氣汙染,造成的傷害並不亞於低溫寒害或颱風,國人必須特別重視及注意。
這一波發生在中國西北的沙塵暴,強度雖然非特別強,但其持續時間長,擴散範圍大,在北京已屬於重度汙染等級,周日起一連兩天大氣穩定,恐怕到下一波鋒面到達周二前都會持續影響,出門建議戴上口罩。
沙塵暴是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沙塵,造成能見度高度惡化的有害性天氣,通常是乾旱及荒漠沙漠區特有的災害性天氣,必須有強風、沙源及不穩定空氣等因素,將沙塵吹起至高層大氣,然後進行傳送。中國西北到蒙古位於亞洲沙漠區中,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區,向來是東亞沙塵暴的主要來源地。
在每年的春季鋒面常提供當地強風有利的發展條件,因此沙塵暴以春天頻率最高,近十年來亞洲沙塵暴平均每年發生十七次,百分之八十往日本韓國方向傳送,影響相當嚴重,約百分之廿往東南傳送到中國華南,甚至到達台灣。
台灣位於沙塵暴傳送之下游,頂多是沙塵影響之外圍,過去曾有到達過數百微克到一千微克以上,還不算是沙塵暴,而是一種沙塵天氣。
但根據過去統計,在沙塵天氣下,醫院急診數量都明顯急速增多,特別是呼吸器官敏感患者,民眾不可忽視,應減少在戶外活動,一般民眾也必須視戶外狀況,若是所在環境出現灰茫的天氣,即應減少戶外劇烈活動。
台灣對於沙塵之大規模研究,始於民國九十年環保署委託學界進行觀測及健康風險評估,目前本地科學界對沙塵暴發生的成因及輸送路徑都有充分之瞭解,對沙塵暴的預測也能結合空氣品質及氣象預測模式整合,進行沙塵預測,定性上已有充分之掌握,但在定量上經過十年之努力,仍有許多不確定性,進步仍相當緩慢。
例如在去年四月下旬的一波強沙塵暴,快速影響台灣,發生「沙很大」卻「差很大」的現象。
這主要是因為沙塵係空氣微粒,當遇上雲雨的影響,空氣微粒隨即被水滴或雲滴吸附,其中的物理化學機制比氣象還複雜,因此變動性相當大。而春季正是冷暖氣團交替時,氣象的變化本就大,預測的準確度較低,因此沙塵隨氣流之運動行為較難掌握。
沙塵暴是一個相當大範圍且複雜的自然機制與人為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有具體的成效,在北京奧運期前,對岸已投入大量經費人力,企圖遏止沙漠化以減少沙塵暴,但效果仍相當有限,尤其日本及韓國受沙塵暴影響嚴重,均積極協助中國西北植樹以防止沙漠化,甚至結合日韓中蒙四國定期的研商及提升預測技術。
台灣雖位於沙塵暴之外圍,每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種跨國長程輸送,境外移入的空氣汙染物,對國人健康影響很大。未來實應持續加強沙塵暴發生時的應變教育宣導工作,在科學議題上強化與中日韓蒙合作,協助解決沙塵暴的防治,強化沙塵預警工作能量,並對沙塵對國人健康的評估、本地生態的衝擊及產業的連動性進行調查。
此外,在莫拉克颱風後,中南部出現許多大規模崩塌山地及河海邊充斥大量沙地,只要強風常會出現本土性沙塵天氣,對國人生活常會造成不便及有害健康,未來也須重視本土沙塵改善工作。
【2010/03/21 聯合報】
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