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這兩周大陸在北京召開人大、政協會議,除了人事變動受到矚目外,全球皆關注大陸的空氣汙染問題。

霧霾未去沙塵又至,何時才能摘掉口罩放心呼吸? 

     

大陸的霧霾天氣,有天氣的「天災」因素,但更多的原因還是「人禍」。從一二月開始,大陸東部大氣穩定,造成空氣不流通,加上人為汙染排放、懸浮微粒和較多水氣相互作用。而人為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因,由於追求高度經濟成長,亂砍濫伐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大量工業排放、汽車數量大幅增長,造成氮氧化物排放急速增加,這些人禍才是罪魁禍首。

 

回想台灣過去在高經濟成長數字時,類似霧霾天氣汙染的現象,也曾在七零到九零年代發生過,這十多年來已有明顯改善。但大陸的快速發展,也墊高台灣空氣汙染濃度背景值,加上近幾年台灣西半部發展火力發電廠、六輕等重大工業,只要大氣條件穩定,霧霾天氣在台灣西半部已是常態。雖不致發生類似對岸高濃度汙染,立即影響人體健康,但細懸浮微粒濃度常偏高。過去在西半部常可看到的美麗中央山脈已不復見;搭乘高鐵從北往南,能見度只剩下幾公里。這些新型態的空氣汙染如同一個慢性癌症患者,雖無立即危害,但有時極端空汙事件發生,隨即有衝擊,應避免戶外劇烈活動,長期來看,對全民健康勢必有影響。

 

邁入三月初,台灣開始出現春天的訊息。回想十二月分雨量明顯偏多,出現少見冬雷,雨量一月上旬正常,下旬開始急轉直下,二月到三月雨量明顯偏少,而驚蟄節氣剛過,延遲打雷,冬雷先打春雷不打,引發民間惶恐。展望三四月春雨預期偏少機率大,五六月梅雨季變動度高,梅雨沒雨這幾年已成常態。雖降雨量和乾旱不見得直接關聯,尚有水資源操作調度的努力空間,但我國水資源的容量明顯不足,幾個月的雨水偏少隨即捉襟見肘。

 

面對氣候變遷易引發的旱澇不均,過去大家較重視淹水,對乾旱危機警覺性不高,政府有必要針對可能的旱象進行相關準備。聯合國許多組織已敦促各國要推動積極的抗旱政策。抗旱減災是一種政治決定,所有易受乾旱影響的國家政府都應在提早預警、防備及風險管理的原則上,制定國家乾旱政策,並具體實踐。

 

【聯合報╱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主任、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台北市)】

【2013/03/13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