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iThome 採訪天氣風險公司的研發部經理徐文達,談到天氣資訊在雲端上的運用。大氣學門很早就用到這概念, 尤其大氣在資訊的使用相當大,後來雲端這名詞出來後,當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都覺得我們在預報雲的。 用雲端,都有種特別的感受,很像是為我們設計的。

全文請見: 用客製化氣象預報助企業決策 天氣風險公司IT善用雲端搶時效 - 生活科技 - 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li/iThome/9760/137208960030968075005.htm


為了要客製化提供不確定的天氣預報資訊,天氣風險公司善用Amazon的AWS公眾雲服務來加快分析速度,為搶時效越要上雲端    多數人打開電視機除了了解當天發生的各種事件外,有不少上班族也習慣順便看一下天氣預報,確認一下到底會不會下雨、是否需要帶傘出門等。不過,氣象資訊的用途可不只是對個人生活有幫助而已,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日常營運決策上使用到各種氣象資料。

       

臺灣從2003年氣象法開放後,才開放民間氣象公司提供各種加值的企業資訊。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簡稱天氣風險公司)就是臺灣第一間民營氣象公司,創始員工之一的資訊研發經理徐文達表示,越來越多產業已經意識到天氣預報的重要性,開始需要各式各樣量身打造的客製化氣象資訊。尤其從這些需求的多樣性,就可以看出客製化天氣預報的必要性。

 

舉例而言,像是許多電影製片公司要開拔到特定地點進行一段時間的拍攝工作時,為了確保當地氣候能符合影片拍攝的需求,也有製片公司會事先購買特定一段時間內、特地地點的天氣預報,希望清楚掌握事前天氣,讓整個拍片過程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