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彭啟明/台灣開放資料聯盟會、 陳昇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

前國策顧問郝明義上周要求

行政院長林全,請台電公開電力數據,讓大眾可以了解台電供電現況與是否缺電。這項訴求引發各界關注,台電除了原先公布的八十二項資料集,另外又公布近十年每月歲修、汽電共生及購買再生能源紀錄,不過不免讓人覺得像是擠牙膏一樣,硬擠才會動。

猶記兩年多前,台灣開始啟動開放資料,曾循國發會開放資料平台管道申請,希望台電能比照歐美開放相關電力資料時,卻是實問虛答,僅開放全國年統計資料,無法滿足資料使用者的需求。

新政府上任才一個多月,開放資料即面臨如此關注,我們不禁要問,台灣開放資料的機制在哪裡?為什麼要用特別的手段才能要到資料?台電要營運這麼複雜的系統,一定是從數據來決策的,但如今卻是相當分散龐雜,無法取信於大眾,我國能源資料的運用是否和國際有明顯落差?

台電的資料無法立即全面公開,我們猜想除了內部尚未建立開放共識,也可能涉及到國家安全、隱私及產業競爭力。過去台灣開放各種資料時都面臨這樣的難題,例如部分人權人士主張,涉及任何個人行為的資料,無權由政府給民間做加值運用。此外,許多有用的巨量資料,需要額外的製作成本,的確是可以收費加值運用的。我國政府各部門如何明確定義出機密敏感、應收費或可開放資料,應有更完善的資料治理素養或法令,有健全的機制才可以明確推動。

例如南韓今年修正公共數據法,直屬總理的公共數據戰略委員會,規定政府機關保有、管理資料之開放及其利用之相關事項,明訂公務人員職責與保障人民使用資料的權利。檢討開放讓民間參與,創造就業及商機。

資料經濟時代已來臨,資料的價值並不限於把資料整理好,透過圖形呈現出來。目前政府對開放資料的態度多在「把資料公開」,對開放資料的探討皆在法規上打轉,但開放資料的本義當然不只於此。我們要著眼在政府及民間如何使用資料來創造價值,提供更好的政府治理方式,以及讓民間對於國內社經現況有更深刻的瞭解及評估,以對產業做改善及加值。而要利用資料來創造價值,更要著重在人才扶植,把資料專家放到對的位置上發揮,並培育未來的人才,才有機會在資料的利用跟上趨勢。

以台電資料而言,可能的衍生應用價值已經超越能源經濟的範疇。若有好的資料分析策略,這些資料並不是只能拿來檢驗或監督整體發電量及用電量。在許多領域,包括國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甚至公民的健康,都可以某種程度透過台電資料來做更好的分析研究。

雖然能源是一項高度專業性知識,在專業高牆與民間認知有落差下,這次的爭議或許是個契機,除了資料要開放,我們更關心政府如何建立「機制」。在政府內部及國營事業設立專職資料長或許是個好的開始,讓資料的開放及使用並重發展,打造未來政府與民間共同解決議題的對話平台,讓資料的應用可以協助政府的決策,有利於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