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本週四(5月1日)即將進入中央氣象局所定義的梅雨季,也就是從每年的5月1日到6月30日這兩個月 的時間統稱為「梅雨季」,但是進入梅雨季是否代表梅雨就要開始呢?今年的梅雨展望狀況又是如何?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的氣象總監賈新興博士特別針對這兩個問題提出了說明。

賈博士指出,早期氣象學者對於梅雨開始,也就是所謂的「入梅」時間其實有較為嚴格的定義,特別講求降雨的持續性,以台北測站為基準,在5~6月間影響台灣的鋒面系統降雨狀況必須達到連續4日出現降雨,而且每天的累積降雨量要達到10毫米以上,才算是達成入梅的標準,而這一道鋒面也才能被稱為當年的第一道梅雨鋒面。後來氣象局為求簡便,將每年5~6月這兩個月直接統稱為梅雨季,在梅雨季中影響台灣的鋒面一律稱之為梅雨鋒面,但是如果實際去統計鋒面造成的降雨日數或是雨量大小情況,氣候上仍是以5月中旬到6月中旬這一段期間才是真正梅雨鋒影響台灣程度較大的時間。不過進入5月之後因為南方暖濕空氣越來越活躍,出現劇烈降雨的機會也越來越高,正式進入台灣的汛期,因此大家都必須提高警覺,隨時注意豪大雨可能發生的狀況。

梅雨鋒面雖然會帶來豪大雨造成災害,但同時也是台灣重要的雨水來源之一,各地的平均年雨量中大約有1/4左右是由梅雨所貢獻,因此缺少梅雨的話,對台灣的供水影響就會非常嚴重,特別是今年春雨較為偏少,許多地方陸續開始傳出水情吃緊的消息,對於即將到來的梅雨鋒面是否可以帶來較多的雨量以應付夏季的供水有相當深的期望。

賈博士也針對今年梅雨季的展望提出了看法,根據天氣風險團隊檢視國內外許多的預測資料後認為,由於聖嬰現象正在逐漸發展,海溫持續變化,從歷年的統計資料來看,在這種聖嬰發展期的過程,台灣地區5月份的降雨量以正常到偏少的機會較大,6月份的降雨量則是比較接近正常,因此總和預估,今年5~6月梅雨季各地的降雨量以正常到偏少的機會較高,雨量偏多的機會較低,也就是說5~6月梅雨季總和的累積雨量可能會是少於正常值雨量的情況,特別提醒水資源管理的單位要多加注意做好水資源的管理跟調度,以應付夏季供水的問題。不過整個梅雨季的降雨量較偏少並不代表不會出現短時間豪大雨的現象,對於防災單位來說還是要隨時注意最新的天氣變化資訊。

 

 

 

 

就短期(1~2週)內的情況來看,在4月30日到5月1日間大陸華南地區就會有一波雲雨帶要通過台灣,帶來較多的降雨機會,預估5月4日至5月8日之間華南地區陸續還會有短波系統東移,為台灣帶來一波一波的降雨,這個跟典型梅雨的連續性降雨型態不同,仍是比較偏向春雨的短波降雨型態,雖然降雨時間較短,但是仍可能出現較大的雨勢,天氣並不穩定,還是要請大家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