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您的帳號

帳號 *
密碼 *
記住我

2016年1月24日的寒潮,在暖化的時期顯得如此地突兀,以至於人們忘記了,它本是冬季舞台的主角!

從臺灣近100多年的觀測資料來看長期冬季氣溫的變化,赫然發現,1897至1938年期間臺灣的冬季是明顯處於冬天就是要冷的時期,而這段時間也正是地球最近一個小冰期。如果可以回到過去,當時的冬季真的很有冬天的氛圍。

當人們認知到冬天就是要冷的時候,臺灣的冬季在1938年後卻變了樣貌,變得如此陌生如此反覆捉摸不定,冷冬暖冬交替明顯。特別是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間,連續幾年的冬季出現酷寒,例如1962年、1967年、1973年。當時的Time雜誌也出現了「Reports that the world's climatologists are agreed that "we must prepare for the next ice age"」的言論,一時之間小冰期再現的報導沸沸揚揚。

就在大眾開始認知要預備酷寒的來到,1987年後臺灣卻又再次進入一個不為所知的氣候時期,也就是冬天不在是屬於寒冷的,冬天應該是舒適的,以暖冬居多的暖化最明顯時期。當大家開始適應暖冬的氛圍時,1995年、2010年、2013年又出現了不為人熟悉的寒冬。

2016年1月24日的寒潮,在暖化的時期格外顯得如此的不尋常,以至於人們忘記了,它本該是冬季舞台的主角!

 

 

影音內容:

1. 最近這波寒流,許多地方特別是平地或低海拔地方傳出下雪,真的是雪嗎?還是霰或冰珠,如何從外觀等條件來分辨?

這三種都是屬於固態冰,不過形成溫度條件不同。
雪:白色,低空溫度0度或以下形成,六角形結晶。
霰:白色,低空溫度0度至2度形成,不固定結晶。
冰珠:透明,低空溫度2至3度形成,易碎小顆。

 


2. 每多民眾都是第一次看到平地下雪,但歷史記載或早期,還有哪些地方下過雪,只是現代的人們不知道?

這與整個氣候變化有關,1897~2015年的平均溫度圖來看,藍色代表偏冷,紅色代表偏暖。在1938年前藍色較多,代表較容易出現偏冷的時期,這個時期剛好也是上一個小冰期的時間點。

1938~1987年與先前不同,這個時期年與年之間的溫度相差非常大。暖冬寒冬的頻率也開始變大。

1987年之後進入全球暖化時期,新一代的年輕人就最為有感,冬天幾乎都不是非常冷。

若依照此波寒流來看,並不是歷年最冷。1963年1月27日其實在淡水曾經出現過2.3度、台北-0.1度、台中-0.7度、新竹-0.1度。

此波低溫冷的範圍較往年來得非常廣,若以成因來說,北極像是個大冰櫃,一旦出現負相位,這個大冰櫃就會被打開,裏頭的冷空氣就會跑出來。不過出現以上的負北極振盪,台灣還不一定會變冷,還要配合大氣流向,這次大氣流向剛好往台灣的方向直衝,氣溫的

 

 

3. 民眾賞雪行為,有哪些行為要再提醒的?而一般民眾,若未來面對的極低溫氣候有些保暖措施提醒?

在天氣事件發生當中,非常容易造成生命及財產損失,例如颱風、豪雨、高溫熱浪、低溫寒害,這四種天氣現象出現時,就要特別留意並提高警覺。除了隨時關注天氣預報,也要針對自身的身體狀況,做好萬全且及早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