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底平面和電子媒體,斗大的標題寫著「聖嬰發展年
8月強颱恐襲台」的報導,然而2014年8月西北太平洋卻出奇地安靜,沒有半個颱風生成,但卻有一位來自東太平洋的颱客「金娜薇」來拜訪。
2016年6月底類似的劇本再次出現在平面和電子媒體中,「反聖嬰多秋颱 留意共伴」。從歷史的經驗來看,由強聖嬰年反轉為反聖嬰年時,偏強的太平洋高壓使得颱風生成的時間較晚,個數也相對容易偏少。侵臺颱風的數目,也是夏少秋多。
至於是不是共伴秋颱就偏多呢?
來看一下資料,1964、1970、1973、1988、1995、1998、2007和2010的10月份共有36個颱風形成,平均有4.5個颱風生成,氣候平均值是3.7個。而反聖嬰年10月侵臺颱風共有5個,平均有0.63個颱風侵臺,氣候平均值是0.33個。這5個侵臺颱風分別是1973年的娜拉、1998年的瑞伯和芭比絲、2007年的柯羅莎以及2010年的梅姬颱風,其中的共伴秋颱有3個分別是2010年的梅姬以及1998年的瑞伯和芭比絲,共伴比例是50%,沒有共伴的比例也是50%。
9月和10月侵臺的颱風路徑則透露出另一個被忽略的重要資訊,除了梅姬和瑞伯颱風初始生成位置在東經140度以東外,其它8個侵台颱風的生成位置都非常接近東經130度至135度之間,其中1998年9月底的楊妮颱風更是在臺灣的門口生成!
颱風生成後是否會侵襲臺灣,受當時的大氣環境所主導。進入秋季後北方的冷空氣逐漸建立,南方的太平洋高壓勢力逐漸減弱,秋季的大氣環境條件變得相對不明顯,也會增添颱風路徑預報的難度。至於是否會共伴,則又跟颱風生成後的路徑以及北方是否有東北季風或是冷高壓南下接近臺灣有關。
過去的共伴秋颱,確實為臺灣特別是東北部的宜蘭和北部山區帶來顯著的降雨和災情。但藉著防災作為的進化,從消極的救災轉化為積極的防災和減災作為是臺灣防救災重大的變革!
在我們所服務的客戶中,交通部公路總局就是最佳的典範!「防災先預警,人車平安行」,藉氣象預警資訊及其他監測預警系統做成「預警決策」以「避險警示」通告並疏導用路人,以達成「人命保全」之終極目標。
進入颱風盛行的季節,除了提早做好防減災的工作,慎重選擇專業資訊的來源也是相當重要的!